近日,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人社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在擴大課后服務實施范圍的同時,對內容提出“5+2”升級。

《意見》對全省推進課后服務的時間、范圍、課程、師資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具體要求。提出課后服務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學生、家長自愿原則,以解決家長后顧之憂為出發點,積極擴大服務范圍和對象。服務范圍擴大到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從今年秋季入學起,除小學外,初中也將納入課后服務范圍。
與此同時,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學校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提供2小時的課后服務,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有條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設晚自習,原則上不晚于20:30結束。
“學校針對相關文件,研究討論課后服務方案,包括將初一、初二、初三各個年級老師配備到班,保證開學后課后服務課表正常運行?!蹦暇┦械诰懦跫壷袑W教務處主任葛梅說,“周一到周四晚上,課后服務延遲到18點,每個班都有任課老師進班,我們對學生進行學科分層輔導和答疑,學生當天的作業盡量在學校完成。后面如果有條件,三個年級部分別針對各年級學生,采用自愿原則,學生可在學校繼續進行自主學習,學校也會安排老師輔導或看班,最遲延遲到20:30結束?!?


提升課后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對于這一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意見》指出,課后服務要根據學生和年齡特點、學段要求和學校實際情況等,分年級、分層次、系統性、個性化統籌開設課后服務課程。小學生課后作業一般在學校完成,初中生大部分課后作業盡量在學校完成,學校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授新課。在師資配備上,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積極爭取退休教師、學生家長、高校優秀學生、體育教練、民間藝人、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等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服務力量。
“星期五安排校本課程,比如開設音樂、美術、體育、科技等特色課程。也會邀請東南大學等院校教授來做講座,或者優秀大學生分享成長故事?!蹦暇┦械诰懦跫壷袑W教務處主任葛梅說,“目前學校也邀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開設如剪紙、花燈等社團課程,后期也會拓展課后服務內涵?!?
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對學校后勤保障、安全保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晚間學生的用餐問題,各個學校也是精心籌劃,確定了晚餐的標準、用人、管理等,保障了學生正常的晚餐。南通市躍龍中學校長胡健說:“開展初中課后延時服務的初衷是減輕學生負擔,同時也解決了由于父母下班時間與學校放學時間不一致而衍生出的子女課后教育與人身安全等問題。前期已在初三試點,未來將進一步推廣?!?
此外,為保障課后服務順利健康實施,《意見》對相關部門的工作責任、經費保障制度的落實,教師的取酬機制等作出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