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啟東漁民海上勇救福建16名遇險漁民的義舉,讓“好人之城”文明啟東溫潤如這春天的暖陽。
雖然素昧平生、互不相識,但危難時刻,啟東好人毅然選擇出手相助,教科書式救援的一幕幕,讓聞者無不為之動容,聽者無不為之點贊。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江蘇衛視等主流媒體集中予以大篇幅報道,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
救人于危難,助人于困境,啟東這座“好人之城”再度被凡人善舉閃亮標注?,F如今,真善美的種子,在江海大地處處生根。一張張平凡的面孔,匯聚成閃耀道德光芒的最美群像。滿滿的正能量,突破群體、地域、行業的拘囿,傳承、催生一片美麗的風景。各行各業、各個群體、各個階層,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道德之長、思想之光、精神之美,升華為這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而生生不息。
一次“舉手之勞”救起16條生命
黃海海域,無風三尺浪。2月19日夜10時許,福建閩連漁運60778漁船在射陽黃沙港正東的120海里處遭遇9級以上風浪襲擊,一時船艙側翻,16名漁民命懸一線?!帮L浪再大也沒有人命大!”距遇險漁船東南的6海里處,下錨停泊的啟東籍漁船蘇啟漁02266、02255、02211、02299接到緊急求救信號后,立刻起錨趕赴營救。
深夜11時許,死里逃生的16名漁民,被啟東漁民救援上船,大家驚魂未定,又冷又餓,全身顫抖,說話語無倫次?!吧狭宋覀兇?,你們就到家了!”蘇啟漁02266漁船船長熱情地勸慰他們。漁民們燒好熱水給他們洗臉、換衣服、煮宵夜吃,安慰他們。每人抽出一條被子給他們蓋。
21日下午,16名落水獲救福建漁民乘坐啟東應急救援船抵達呂四漁港。事后,獲救者說:“恩同再造!”;施救者說:“舉手之勞!”
22日,經過10個多小時,近千公里的長途跋涉,這16名漁民終于平安返抵福建省連江縣,與家人幸福團聚?!皢|人對我們真的好!”回憶起獲救的一幕幕,閩連漁運60778漁船輪機長林思源滿懷感激地說:“我們這16條命都是啟東人救起的。為了我們,他們心都捧出來了。啟東人的大愛,我們和家人永生永世都不會忘記!”
“風浪再大也沒有人命大!”這并不是蘇啟漁02211船第一次海上救人。2021年9月27日下午2點左右,蘇啟漁02222船因機器故障無法起網,聯系就近作業的蘇啟漁02211船,接到信息后,立即趕往該船所在位置,并在該作業區將蘇啟漁02222在海網具全部起裝至漁船后,將該漁船拖回安全返港。
“這是浸潤在骨子里的文明,已成為啟東人的標簽和特質,不論身在何地、身處何方?!?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崔曉勇介紹,一花帶動百花香。追求至善的傳統美德,一旦融入人們的血液,就會轉化成為責任擔當,會讓最質樸的感情成為城市溫度和品格。2020年11月,啟東一舉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實現“創則必成、高分創成”的承諾。當前,我市正聚力打造“德潤東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品牌,構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社會氛圍,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一個“關鍵壯美”來自“無數微美”
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個道德標桿,一種社會風尚。目前,全市共有省級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獎7人,中國好人25組26人,其中,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和中國好人9人,道德典型人數南通第一、全省前茅。
當地時間2020年8月25日傍晚,一艘難民船在希臘愛琴海海域洶涌的海浪中即將沉沒,90后年輕水手宋陶所在的中國籍貨輪及時趕到,展開了一場緊張的無國界救援行動,在中國船員的奮力救援下共有41人被救起。在這場生死援救中,啟東小伙兒宋陶救起25人,他在托舉難民從救生艇通過舷梯轉移至船上時,由于艇身顛簸,肋骨不慎撞斷。
“做一件好事不算啥,要做就做一輩子?!焙玩偧业摯宕迕翊鲬c賢25年堅持見義勇為,在大火中、在海上累計救助24名遇險群眾,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數千萬元。
一個好人感動一座城市,一座“好人之城”溫暖每一個人。救人于危難的大愛義舉在東疆大地俯拾皆是。
2021年5月7日,呂四港鎮巴掌村村民陳鶴飛面對鄰居家因灶頭火星點燃柴堆而引發的火情,不顧個人危險,毅然爬上屋頂和鄉親們一起救火。在救火過程中因琉璃瓦面打滑,其重重摔在與屋頂落差有三四米的地上,造成腰椎體爆裂性骨折,傷勢嚴重。
類似見義勇為的故事如美麗的花瓣散落在東疆大地上:南陽鎮佐鶴村村民張彐輝、姚永平、姚永生在鄰居命懸一線之時奮不顧身跳入水中救人,并利用自己知道的急救知識,進行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搶救;大江中學退休教師許為華不顧自己是一名手術初愈患者,一個箭步沖進濃重刺鼻的鄰居家里,切斷電源,奮力撲火 ……
一片“最美風尚”熔鑄“城市精神”
在啟東,好人持續涌現,是獨特的文化基因、健全的制度安排、良好的環境氛圍、有力的典型引導共同作用的結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個體行為而是社會現象,不是一時個例而是城市精神。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設立善行義舉榜、最美人物榜,評選啟東好人等,為全民“育德”、全城“尚德”、全力“潤德”、全域“弘德”搭建精神平臺,為“好人之城”的城市品牌深耕道德沃土。
走進匯龍鎮長江新村社區,20根景觀柱在最醒目位置貼上好人照片、故事,連成一條“好人街”;轉過街角,“中國好人”為城市文明代言的公益廣告映入眼簾。放大道德典型的感召力、感染力,啟東通過多種途徑,讓“好人”成為城市“最亮的星”:300多場道德講堂常態化宣講好人事跡,每年舉辦“好人交流活動”、道德模范事跡巡講、身邊好人展覽等活動,讓好人好事進鄉村、社區、學校;300多個“善行義舉榜”遍布城鄉,“好人公園”“好人長廊”“好人橋”成為各地尋常風景……
從個體到群體,一些原本生活在基層的啟東好人相聚在一起,成為啟東推進“好人之城”建設的脊梁。他們的善行義舉,讓人觸摸到這座城市的溫度,已成為這座城市無處不在的好人文化和市民行為習慣。他們從小事、細節處著手,助人為樂,不求回報,有的主動扶起路邊摔倒的老人,有的幫助過斑馬線的小學生,還有的利用新媒體在網絡接力傳遞文明倡議,攜手完成良智與美德的傳播。
讓好人有好報,啟東在南通率先成立注冊資金1000萬元的美德基金,修訂印發《道德典型獎勵幫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對生活困難的道德典型落實日常生活關愛、醫療綠色通道、年終資金幫扶等關愛措施,為“好人”解除后顧之憂,激勵更多市民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
一樹春風千萬枝。文明,賦予這座城市更深沉的美。這里,有向美而生、從善如流的底蘊;這里,有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大愛;這里,有加快建設滬蘇一體融合發展窗口城市的力量。這就是,文明啟東、“好人之城”。
(黃欣美)